沁园春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弯曲的小路和小径,总计三百六十,每扇门各不相同。
如果执着于身体,终究要依靠外物,脱离形体后,又归于空寂。
无法同时兼顾,如何开始修行,这两者道理上都不通。
修炼真道的人,若不了解关键,只是白费功夫。这微妙之处难以穷尽。
只有亲眼见到,才能领悟根本宗旨。
听不到、摸不着,看似存在,却又无迹可寻。
人人都能看到,却无人理解,我将天机透露给你。
这玄妙的关窍,与虚无的造化,都隐藏在中心位置。

注释

曲径:弯曲的小路。
蹊:小径。
三百六十:形容数量众多。
门门:指每一扇门。
着物:依赖外物。
顽空:空寂无物。
兼行:同时进行。
玄窍:关键或奥秘。
劳工:徒然的努力。
亲见:亲眼看到。
本宗:根本宗旨或原则。
搏之不得:无法触摸到。
觅又无踪:寻找无果。
个个见成:人人都能看到。
人人不识:无人理解。
天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虚无造化:宇宙的创造和变化。
当中:中心位置。

鉴赏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沁园春》是一首探讨修真之道的词。词中以曲径比喻修真之路,强调每一步都独特且重要,不能拘泥于物质形态或空洞无物。修真者需领悟玄妙之理,不可同时追求两个对立面,否则无法入门。词人强调亲身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因为道理虽难穷尽,但只有亲身体会才能真正理解其根本。他进一步指出,这种微妙之处难以言传,只能通过实践去发现和把握。最后,他揭示了修真的关键在于“玄关窍”,它位于虚无与造化的核心,是通向真理的要道。整首词寓教于诗,富有哲理,体现了道教修炼的精髓。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

道曰五行,释曰五服,儒曰五常。

矧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

白虎青龙,玄龟朱雀,皆自句陈主张。

天数五,人精神魂魄,意属中黄。乾坤二五全彰。

会三五、归元妙莫量。

火三南方,东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乡。

五土中宫,合为三五,三五混融阴返阳。

通玄士,把铅银砂汞,炼作金刚。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阳]韵

沁园春

得遇真传,便知下手,成功不难。

得癸生之际,抽铅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

鼓动巽风,扇开炉韛,武炼方烹不等闲。

金炉内,个两般灵物,锻炼成丸。先须打破疑团。

方透归根复命关。

使赤子乘龙,离宫取水,金公跨虎,运火烧山。

金公无言,姹女敛袂,一个时辰炼就丹。

浑吞了,证金刚不坏,超出人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见闻知觉俱抛。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身处玄门,不遇真师,徒尔劳辛。

若绝学无为,争知阖癖,多闻博学,宁脱根尘。

固守自然,终成断灭,着有着无都不真。

般般假,那星儿妙处,参访高人。一言说破元因。

直指丹头精气神。

问一穷玄关,本无定位,两般灵物,只在心身。

动静相因,有无交入,五气朝元万善臻。

幽奇处,把一元簇在,一个时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