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四)

曾十馀年浪过春,可怜无益费精神。

青箱有意终须续,火浣重烧转更新。

何幸不才逢圣世,每劳存问愧交亲。

如今再到经行处,名姓多疑不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瞿士雅所作的《自贺重入奉庠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虚度光阴、浪费精力的反思,以及对现在能够重新进入学府学习的庆幸和感激。

首句“曾十馀年浪过春,可怜无益费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余年的时光没有充分利用,虚度光阴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些年间并没有真正投入学习或有意义的事情上,白白耗费了精力,这让他感到可惜。

接着,“青箱有意终须续,火浣重烧转更新”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书籍比作“青箱”,表示知识的积累;将重新学习比作“火浣重烧”,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不断更新自我,提升自我。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于自我成长的期待。

“何幸不才逢圣世,每劳存问愧交亲”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盛世的幸运,以及对于亲友关心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才能平平,但有幸生活在繁荣的时代,并且得到了亲友的关怀和帮助,这让他深感欣慰和惭愧。

最后,“如今再到经行处,名姓多疑不是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经历的不确定感。他可能是在思考,经过了过去的种种,现在的自己是否真的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还是有所变化,甚至有些难以辨认。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过往的反思、对当前处境的感激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08)

瞿士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五)

环堵蒙笼一老儒,亲宾相贺问何如。

可怜日暮蔫香落,岂料先生腐草馀。

今日能来花下饮,少年曾读古人书。

立身事业文章在,得水蛟龙失水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六)

少年何事负初心,桐尾烧焦难望琴。

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无消息到如今。

题桥每念相如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幸遇圣明千载运,无愁当路少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七)

寒俊欣逢藻鉴开,儿童惊喜报人来。

能诗岂是经时策,落笔元非倚马才。

圣代也知无弃物,此生何幸出尘埃。

不然秋月春风夜,多少芳心似死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八)

不遇孙阳不敢嘶,暗伤潜恨竟谁知。

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

齐入文场同苦战,须逢精鉴定妍媸。

九霄示路空知感,已恨趋风拜德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