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其五)

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

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

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

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

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情景,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仕途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开篇“散骑常师友”,讲述的是官员在朝廷中的职责,与同僚的互动以及每天早晚进宫献策的繁忙场景。“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则表明了侍中的重要性,他们掌管着国家的核心权力,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紧接着“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进一步强调了尚书在政府中处理日常政务的作用,以及官员们遵循法律制度办事。

接下来的“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则是对宫廷内外装饰和官员服饰的描写,彤管珥指的是高级官员佩戴的玉器,貂珰表武弁则是军事将领的标志。这些细节展现了当时朝廷生活的奢华与严谨。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则描绘了官员们出入宫殿的情景,以及他们穿戴的盛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和礼仪之繁复。最后,“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表达的是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尊重与合作,官员们都有着共同的志向和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当时政治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文人对于仕途生涯的认识。

收录诗词(36)

应璩(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一诗(其六)

少壮面目泽,长大色丑粗。

丑粗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

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百一诗(其七)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

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形式: 古风

百一诗(其八)

汉末桓帝时,郎有马子侯。

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

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

左右伪称善,亦复自摇头。

形式: 古风

百一诗(其九)

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