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同孟中丞作

宛转云峰合,微茫鸟路通。

闲来竹林下,醉卧石房中。

阴涧泉先冻,阳崖蕊尚红。

攀萝探虎穴,憩石俯鲛宫。

上客思留带,山僧不避骢。

夜深清啸发,流响入寒空。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普济寺中的生活片段和内心感受。

首句“宛转云峰合”以动态的云雾与静止的山峰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和谐的氛围。接着,“微茫鸟路通”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遥远,仿佛只有鸟儿才能穿越这迷雾探寻出路。

“闲来竹林下,醉卧石房中”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悠闲生活状态,竹林与石房作为背景,增添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竹林的宁静与石房的简朴,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阴涧泉先冻,阳崖蕊尚红”对比鲜明,阴涧的寒冷与阳崖的温暖,泉水的冻结与花朵的绽放,构成了一幅富有季节变化的画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攀萝探虎穴,憩石俯鲛宫”则展现了诗人的探险精神与对未知的好奇心。在自然之中寻找隐秘之处,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探索,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冒险。

“上客思留带,山僧不避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与山中僧侣的和谐相处。上客的留恋与山僧的包容,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物质的连接与理解。

最后,“夜深清啸发,流响入寒空”以夜深时分的清啸结束全诗,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邃,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秋夜

卷帷望秋月,月皎心亦清。

床下寒虫响,庭前落叶盈。

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

一适万事毕,栖栖何所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禁中遇雨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

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

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霁

秋月澄初霁,退公方掩闺。

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

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十五夜旅怀

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

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

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