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痕龙迹老敧危,流落何时别故枝。

岁月空教苔藓积,芳菲长倩薜萝知。

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

家近沧浪从汎去,碧天消息不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海浪留下的痕迹如同苍老倾斜的龙形,它何时离开的故土,漂流至此?
时光只让青苔不断累积,而那美好的芬芳,长久以来只有薜荔和女萝知晓。
即使木质已腐朽,其中蕴含的文化难以被人识别,内心纯净无垢,连鸟儿也无法窥视。
家靠近那清澈的江河,随波逐流而去,关于蓝天的讯息,从不纷乱复杂。

注释

浪痕:海浪退去后留下的印记。
龙迹:像龙一样的痕迹,形容痕迹壮观。
敧危:倾斜、险峻的样子。
流落:漂泊,远离原来的地方。
岁月:时间,光阴。
苔藓积:苔藓逐年累积覆盖。
芳菲:花香草艳,代指美好事物。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常长于山野,这里比喻隐逸的生活或环境。
有文:指物品中蕴含的文化或文字。
朽人:腐朽的木头,比喻外表破旧。
无蠹:没有蛀虫,比喻内心纯洁无瑕。
鸟莫窥:鸟儿也无法偷看,形容极其隐秘。
家近沧浪:家靠近江河湖泊,沧浪比喻清澈的水。
汎去:随波逐流,任意飘荡。
碧天:蔚蓝的天空,喻指高远明净的境界。
不参差:没有差异,信息一致清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情景。开篇“浪痕龙迹老敧危,流落何时别故枝”两句,通过对古木参差、根系盘结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时间的侵蚀和历史的沧桑感。树木的痕迹如同龙的足迹,显得古老而又危险,流落的意象则让人不禁思考何时能够与过去的枝叶告别。

“岁月空教苔藓积,芳菲长倩薜萝知”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生长的一种描绘。岁月在无声中 教化着苔藓的累积,而芳菲的花草则在春天里悄然绽放,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

“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难以被后世所理解和发现的心情。同时,这里的“无蠹藏心”也隐含着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不为外界所知。

最后,“家近沧浪从汎去,碧天消息不参差”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远方家园的思念。沧浪可能指的是长江或者其他宽阔的水域,而“碧天消息不参差”则是在说,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到那份清澈如碧玉般的自然之美,以及它所带来的信息和情感,都是那么的均匀而又不可替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禁直偶书

玉皇新复五城居,仙馆词臣在碧虚。

锦砌渐看翻芍药,锁窗还咏隔蟾蜍。

敢期林上灵乌语,贪草云间彩凤书。

争奈沧洲频入梦,白波无际落红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

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酬僧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