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直偶书

玉皇新复五城居,仙馆词臣在碧虚。

锦砌渐看翻芍药,锁窗还咏隔蟾蜍。

敢期林上灵乌语,贪草云间彩凤书。

争奈沧洲频入梦,白波无际落红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玉帝新近重建了天宫的居所,仙界的文臣们生活在云端之上。
锦绣的台阶旁芍药花渐渐绽放,雕花的窗户里诗人吟诵着与月亮相隔的诗篇。
怎敢期盼林中神鸟的传语,却热衷于起草云中的彩凤之书。
无奈心中的隐逸之洲常入梦来,梦中只见无边的白浪中红莲朵朵飘落。

注释

玉皇:指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天庭的最高统治者。
新复:新近修复或重建。
五城居:指天宫,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馆:仙人的居所,此指文臣的住处。
词臣:指宫廷中的文学侍从官。
锦砌:用锦绣装饰的台阶,形容奢华美丽。
翻芍药:芍药花开,形容春末夏初的景象。
锁窗:雕花的窗户,常用于描绘精致的居室环境。
蟾蜍:这里比喻月亮,古代有月中有蟾蜍的传说。
敢期:怎敢期待,表谦辞。
林上灵乌语:林中神鸟的叫声,比喻吉祥的信息或佳音。
贪草:热衷于起草或写作。
云间彩凤书:比喻华丽或重要的文书,彩凤象征高贵。
争奈:无奈,表示无可奈何的心情。
沧洲:水边的陆地,常用来象征隐士的居所。
频入梦:经常出现在梦中。
白波:白色的波浪,形容水面。
落红蕖:荷花凋落,红蕖即红色的荷花,此处借以描绘梦境中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臣在五城居的仙馆中,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玉皇指的是道教中的天帝,新复五城或许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归属或者是对理想国度的向往。

"锦砌渐看翻芍药"一句,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臣在仙馆中的闲适心境。锦砌可能指的是精致的地面或台阶,而“翻芍药”则是对鲜花盛开的生动描述,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锁窗还咏隔蟾蜍"一句,则透露出词臣虽然身处仙境,但心中仍有尘世的牵挂。锁窗可能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而“隔蟾蜍”则是对遥远世界的怀念,蟾蜍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月亮,这里可能暗示词臣对于月亮下的那片天地仍有所思。

"敢期林上灵乌语"一句,表达了词臣对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林上灵乌或许是指那些栖息在高洁之地、能够与神灵交流的鸟类,这里的“敢期”表明了词臣对于这种境界的渴望。

"贪草云间彩凤书"一句,通过对彩凤书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词臣对于超凡美好事物的追求。贪草可能是指那些生长在仙境中的奇异植物,而“云间彩凤书”则是对神秘书籍的描述,这里的“贪”字用得非常有趣,既表达了一种贪婪,也流露出一种无奈。

"争奈沧洲频入梦"一句,通过词臣常在梦中踏上某个地方(沧洲),表现了他对于仙界的向往与渴望。沧洲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指代仙境,这里的“争奈”表达了一种无力改变的复杂情感。

"白波无际落红蕖"一句,最后又回到现实世界的景象。白波可能是对波浪的描述,而“无际”则表现了波浪的广阔和无边,这里的“落红蕖”则是对花瓣飘落的描绘,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哀愁。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词臣在仙馆中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与牵挂。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

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酬僧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