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叟津难问,贤人酒不空。
行吟同去国,退翼欲乘风。
忧已先天下,穷方坐井中。
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通过对野叟和贤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野叟津难问”暗示了社会动荡,寻常百姓难以了解外界情况,而“贤人酒不空”则寓言贤者虽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理想,借酒寄托情怀。接下来,“行吟同去国,退翼欲乘风”描绘了诗人自己漂泊无依,但仍怀有归隐或奋发之意。诗人忧虑国事,感叹“忧已先天下”,表明他深感社会责任,即使身处困厄,仍自比为“坐井中”的人物,表达出深深的无奈。
最后两句“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诗人以自身衰老之态,表达了对人生暮年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自嘲,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梅尧臣作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
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
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
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
舟渡神兵后,城荒王气空。
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
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