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郤生方得桂,王粲始从戎。
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
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
梅尧臣的这首诗《郑戭及第东归后赴洋州幕》描绘了主人公郑戭科举及第后,离开繁华的吴越之地,独自驾车前往偏远的汉中任职的情景。诗人通过"一舸辞吴会,单车入汉中"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公的孤寂与决心,暗示了他离别故乡、踏上新旅程的艰辛。
"乱山云木古,侧径野泉通"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山峦重叠,树木苍老,小径蜿蜒,野泉潺潺,这些生动的意象给人一种荒凉而古老的感觉,也寓含着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欲识风烟美,心知故国同"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深眷恋,尽管身处异乡,但心中那份对故国的热爱和认同感始终如一。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
舟渡神兵后,城荒王气空。
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
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每入秦淮口,风波更不忧。
重看后庭树,还起旧时愁。
故老都无有,遗踪莫可求。
何人能识意,白鹭在寒洲。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