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其七)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如今像太行山般艰难,我该把车轮转向何处寻找依托?
万物都已凋零枯萎,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
荒野上散落着众多白骨,幽魂们一同消融在烈火中。
荣耀富贵应当及时把握,如春天的花朵般灿烂照耀。
人并非昆山的美玉,怎能永远光彩夺目。
即使身体最终消失,也要期望名声永垂不朽,列入麒麟阁的光荣名录。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诗歌。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充满了悲凉和警醒。"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表明人在尘世间奔波,但到了尽头处,却发现一切都无法依赖。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接着的"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描绘出一个衰败和荒凉的景象,强调了世间万物皆不可长久,也没有持久的快乐之处。这里的"万族"可能是指代人或事物,凋枯则代表着衰退与消亡。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和死亡的氛围。旷野中的白骨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幽魂共销铄则暗示了那些逝去生命的灵魂也随之消散。

诗人在接下来的"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在荣耀和富贵到来的时候要及时享受,因为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好而短暂。"春华宜照灼"中的"照灼"一词,意味着应该在春光之下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两句"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则表达了人非仙石,不可能永恒,以及即使肉体消亡,但荣耀和美好的名字可以流传于世。这一段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衰败与繁华,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不可长久。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拟古十二首(其八)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十二首(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古十二首(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形式: 古风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綵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