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提举挽诗(其二)

岭海清声玉雪如,门庭尤峻是閒居。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馀年老易书。

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

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挽诗以陈提举为对象,通过描绘其闲居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表达了对其品格与成就的深切缅怀。首句“岭海清声玉雪如”以岭海的清雅之声和玉雪的纯净之色,象征陈提举高洁的品质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接着,“门庭尤峻是閒居”则点明了陈提举居住环境的高雅与宁静,暗示其生活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馀年老易书”两句,运用典故,赞美陈提举如同班固、扬雄一般,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晚年仍能享受读书的乐趣,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接下来,“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描绘了陈提举住所周围环境的丰富与便利,亭台楼阁、花园水道,展现了其生活空间的精致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

最后,“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以春天的红花紫草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暗示陈提举在世时的宁静生活,以及他离世后,外界对他影响的逐渐淡去。这句话也蕴含着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宁静、高雅生活的追忆与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陈提举生活环境、个人品质及精神世界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怀念。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提举挽诗(其三)

别无久近不相忘,见面虽疏意味长。

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我惭临穴诗黄鸟,儿报移阡谶白羊。

絮酒何时浇宿草,些成三赋泪沾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赵通判挽诗(其一)

世守祗儒术,才优奏最频。

官终半刺史,孝事两家亲。

长葛碑仍在,甘棠爱尚新。

赵公陂上下,遥想泣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赵通判挽诗(其二)

碎剧更尝久,跻攀鬓已皤。

题舆嗟命啬,制锦得名多。

铭好传千载,梁摧付一窠。

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

形式: 五言律诗

山长陈刚父挽诗(其一)

名在江湖久,青袍鬓已霜。

苕人师凿齿,莲幕客君房。

甫为思芹去,还遭撼树伤。

清朝公道厄,埋骨竟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