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四)

玄门至道故无涯,自是人心所见邪。

智识未能通大药,岂将容易拟荣家。

千年圣境何虚谬,百劫曾修不用遮。

龙虎欲成堪鍊鼎,勿为利路乱交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修道的真谛本无穷尽,难道只是人心的偏见吗?
智慧尚未能理解大道的奥秘,怎能轻易与世俗的荣华相比?
千年的神圣境界怎会虚假错谬,即使历经百难修炼也不必遮掩。
炼丹成龙虎之术即将成就,切勿因贪图利益而乱了方寸。

注释

玄门:道教。
至道:最高的真理。
故:所以。
无涯:无穷无尽。
自是:本来是。
人心:人的内心。
所见邪:主观看法。
智识:智慧和知识。
通大药:理解大道。
荣家:世俗的荣华富贵。
千年圣境:千年的神圣境界。
虚谬:虚假错谬。
曾修:曾经修炼。
不用遮:不必隐藏。
龙虎:道教术语,指修炼的精华。
欲成:即将成就。
鍊鼎:炼丹。
勿:不要。
利路:利益之路。
乱交加:乱了方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探讨道德修养和心性悟通的诗歌。

玄门至道故无涯,表明作者认为宇宙间最高的真理是无边无际的,没有任何限制。

自是人心所见邪,说明这种真理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所能领会的,不需要外在的教导或干预。

智识未能通大药,岂将容易拟荣家。这里的大药指的是道德修养或者精神上的修炼,而不是实质的药物。作者认为单靠智力还不足以达到心灵的高级境界,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和古代圣贤相提并论。

千年圣境何虚谬,百劫曾修不用遮。这两句表达了对长久以来所传承圣人的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个人的修行历程,即便经历无数磨难和考验,也是必要且有价值的,不需要任何掩饰。

龙虎欲成堪鍊鼎,勿为利路乱交加。最后两句则是在比喻道德修养过程中,警告不要因为追求功利而使得自己的心性和行为变得混乱失去了本真。这里的“龙虎”通常象征着力量与勇气,而“堪鍊鼎”则是指炼丹的过程,是修行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真理、人心悟通以及道德修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境界和内在修为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八)

大都滋味莫因循,减节从教岁月身。

述作比图人世解,凡情谩说内丹真。

消停意上宽还远,宗旨犹来最好亲。

动静机关勿劳苦,坎离卦象善调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咏(其十八)

一身独善欲何之,争及衣冠解抚绥。

浮世浅情无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规。

直须凭仗分明说,语取灵源问得知。

要觅洞中闲日月,除将济事谩非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逍遥咏(其十三)

逍遥我咏杳冥中,万物齐归各异同。

晓解精微无所著,先从含识践真空。

希夷自变刚柔理,述作纵横道不穷。

剖判三才堪测度,辉华积德上玄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逍遥咏(其十八)

烘烘火色水中论,至宝须教鼎内存。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莫将容易誇言说,尽入虚无是我尊。

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