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七)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

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诗中“斗酒彘肩,风雨渡江”两句描绘了一种豪迈奔放的生活情景,彘肩可能是形容酒量之大,风雨渡江则显示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接着“岂不快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这里的被香山居士应指的是诗人的自称,而林和靖、东坡老则是当时著名文人,他们之间的交往显得亲密而愉快。驾勒吾回则可能是在描述一次愉悦的聚会或旅行。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这句话中坡指的是苏东坡,他将西湖比作美丽的女子,浓抹淡妆则形容西湖在不同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下的多变面貌。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这里的二公可能是指林和靖、东坡老,他们在欢聚时全然忘我,专注于饮酒作乐。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白云如同仙境般降临,而图画中的楼台则显得层次分明、气势磅磅。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有着深深的喜爱,这里描写的是一个自然景观,其中溪流蜿蜒,山峰与云雾相映成趣。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这里诗人似乎在回应或反驳某种说法,他认为真正的美好如同暗香浮动,不可比拟,而那孤山先探梅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追求的隐喻。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最后,诗人提到在晴朗的天气中前往稼轩游览,并表示要在这片美景中多留一会儿,尽情徘徊。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七夕

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

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

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

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

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

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留别辛稼轩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其一)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四景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素魄好扬辉。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