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
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
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上的秋天怀念家乡的景象和情感。开篇"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诗人自谦没有才能,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门朝着潮汐开启,可能是在描述自己在异乡的寂寞与不为人知的情感。
接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这里的"罔象"通常指的是云中幻出的奇特形状,而"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了奇异的云彩,或是在日出时看到了一丝丝红光透过云层,这些景象让他联想到遥远的神话世界,也许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这里描述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迹象。"碛"是一种古代边防的设施,而"荒戍"则是荒凉的边塞。这两句通过对战事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
最后"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诗人提到昨晚的秋风已经吹落了树叶,而自己又怎能忍受更多地仰望那遥远家乡的高台。这两句流露出深深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阴影。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
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
南宫已借徵诗客,内署今还托谏臣。
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
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
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
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
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