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词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弯弯曲曲胜过细纱的柔美,五彩缤纷如同花园中的花朵。
黑压压的乌鸦夜晚飞翔,冷冷清清的离别之家,倍感孤寂。

注释

宛宛转转:形容曲折优美的样子。
胜上纱:比绸纱更美妙。
红红绿绿: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苑中花:花园里的花。
纷纷泊泊: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这里指乌鸦成群飞舞。
夜飞鸦:夜晚飞行的乌鸦。
寂寂寞寞:非常寂静,无人陪伴的孤独感。
离人家:离别的家庭,指人去楼空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宛宛转转胜上纱”一句,以轻盈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细腻的丝线在织布机上的流动,这里的“宛宛转转”生动地展现了丝线随着织造动作而起伏不定的状态,既传达了手工艺匠人精细入微的技艺,也暗示了一种柔和、连绵的情感。

紧接着,“红红绿绿苑中花”则将视野转移到春天的自然景色,鲜明的颜色对比强烈地映照出那一刻生机勃勃的场面。这里的“苑中花”,指的是庭院中的花卉,用以红绿相间的形象来描绘,增添了一种生动和喜悦的气氛。

然而,随着夜幕的降临,“纷纷泊泊夜飞鸦”一句,景色突然转暗,黑暗中盘旋的乌鸦声响,给人一种孤寂与不安的情绪。这里的“纷纷泊泊”,形容乌鸦的叫声和飞行姿态,既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也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寂寂寞寞离人家”一句,则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这里的“寂寂寞寞”,描绘了一种深重的空旷和冷清,而“离人家”则更具体地指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与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夜景象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孤独和离别的深切感受,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个人情感的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空城雀

空城雀,何不飞来人家住?

空城无人种禾黍,土间生子草间长,满地蓬蒿幸无主。

近村虽有高树枝,雨中无食长苦饥。

八月小儿挟弓箭,家家畏向田头飞。

但能不出空城里,秋时百草皆有子。

报言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

形式: 乐府曲辞

织锦曲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

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乾。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

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丈高楼一曲歌。

形式: 古风

采桑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

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

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促刺词

促刺复促刺,水中无鱼山无石。

少年虽嫁不得归,头白犹著父母衣。

田边旧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鸡飞。

出门若有归死处,猛虎当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门,在家谁唤为新妇。

岂不见他邻舍娘,嫁来常在舅姑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