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从前就知道山中远离尘世喧嚣,黄昏时分登高令人心情舒畅。
子平一去杳无音信,仲叔长久在外游玩不再回来。
独自在夜晚弹奏清雅的兰草曲,举杯浊酒对月,如同桂树直上云霄。
身躯如枯木般憔悴,内心却像熄灭的灰烬一样炽热不息。

注释

旧知:过去就知道。
山里:山中。
绝氛埃:没有世俗的纷扰。
登高:登山。
日暮:黄昏。
心悠哉:心情舒畅。
子平:人名,此处指代某人。
何时返:何时回来。
仲叔:人名,此处指代另一个人。
长游:长期在外游玩。
幽兰:兰花,象征高洁。
独夜:独自在夜晚。
清琴曲:清雅的琴曲。
桂树:象征高远。
凌云:直上云霄。
槁项:形容身体枯瘦,颈部干瘪。
同枯木:像枯木一样憔悴。
丹心:赤诚的心。
等死灰:像熄灭的灰烬,形容意志坚定。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生活中的孤独感。首句“旧知山里绝氛埃”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山中故人情谊的怀念,而“登高日暮心悠哉”则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心境,充满了无尽的忧思和惆怅。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诗人在这里提及亲友的名字,表达了对他们的急切期待和深深的怀念之情。子平与仲叔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他们的离去让诗人感到孤独和不安。

“幽兰独夜清琴曲”中的“幽兰”可能指的是一种高雅脱俗的生活,或者是一种清新脱俗的植物象征。这里写出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弹奏琴曲的情景,反映了内心的寂寞与文艺的寄托。

“桂树凌云浊酒杯”则是诗人用以桂树比喻高洁的品格,用浊酒代指生活中的不如意。桂树常被用来形容品行高尚的人物,而浊酒则象征着平凡甚至是不幸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共鸣,以及对信念不渝的坚持。这里的“槁项”是枯萎的树枝,“丹心”则象征着真挚而坚定的心志。这两句强调了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诗人的内心仍旧保持着坚定和纯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怀,以及在孤独生活中的坚守与不屈。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六首(其一)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

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古意六首(其二)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古意六首(其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笾簋。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意六首(其四)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