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昔南徐讲席分,知君肥遁白云村。
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
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
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费廷玉(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我昔南徐讲席分”,开篇即描绘出诗人曾经在南徐(今江苏徐州附近)参与讲学之地,现如今却与尘世遥远。接着,“知君肥遁白云村”表达了对朋友隐居生活的了解和赞赏,“肥遁”指的是朋友选择了一种安逸舒适的隐居生活,而“白云村”则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境界。
“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这里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生长变化,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草丛中隐没了珍贵的芝兰,而树木的倒下则显现出竹和柏的坚贞不屈。
“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似乎是在询问朋友对于当时政局的看法,以及是否能够解开心中的牵绊,守护着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象带来的宁静感受。西风轻拂,唤醒了槐树下的安眠,而斜阳(倾斜的太阳)缓缓流转,部分隐藏在墙垣之中,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平和恬淡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保持内心平静的向往。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笑人狗走鹿斯奔,父子瓜畦手自耘。
不愿青黄施断木,且将苍白看浮云。
山巾聊友华阳鹤,野饭时羹古涧芹。
显宦何如廉贾好,茜卮千石鲚千斤。
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閒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台城为客久,书札竟寥寥。
山水舟车近,风霜岁月遥。
穷猿犹择木,威凤合冲霄。
曾有论文约,应须折简招。
西南振响使人惊,未必秋声作此声。
万骑奔驰鼙鼓动,千夫翻踏桔槔鸣。
初疑潮汐还疑雨,只在山林不在城。
人道今年丰稔兆,灯前起舞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