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军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彫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国调动全国军队,践踏燕赵两国
黄河边马匹饮水都竭尽,红色战旗映照天明
太尉手持节杖和大斧,云彩般的军旗环绕彭城
三军接受命令,千里之地雷鸣般肃静
函谷关拦截飞鸟,武关驻扎连绵军营
志在斩杀巨鲸,不提切脍之事
遗憾没有左将军的谋略,深感愧对鲁仲连那样的人
擦拭宝剑面对严霜,雕饰的戈矛上挂着胡缨
渴望洗雪会稽之耻,期待报答恩惠和荣耀
半途因病返回,无缘再往东南征战
亚夫未被召见,剧孟先行离开
天意夺走壮士之心,长叹告别吴京
在金陵遇到太守,他热情地迎接我
众官员为我设宴送行,席间人才济济
从临沧观出发,醉眠于征虏亭
故乡秋月如故,长江水声带寒意
皇帝的车驾确实回转,银河再次横贯天际
孤独的凤凰向西海飞去,北溟的大雁辞别归巢
借此机会走出这片广阔天地,向公卿们挥手告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充满了豪迈的情感和对英雄事迹的描绘。开篇“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即展示了一种强烈的战争氛围和秦军的威势。紧接着,“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则以壮观的景象,表现了大军的气势和战场上的激烈战斗。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中,“太尉”指的是李太尉,即诗中的主角,他手持权杖,身边飘扬着云状的大旗,营垒围绕在彭城。这几句描写了李太尉的威武和军队的壮观。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则展示了军纪严明,号令一出,整个军队如同雷鸣一般整齐划一。紧接着,“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写出了战事紧急,连天空中的飞鸟都不见踪影,只有武关内的连营相望。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表达了李太尉对敌人的坚决打击之心,不需多言。然而,“恨无左军略,多愧鲁连生”却流露出了一种遗憾和自责,因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战绩。

“拂剑照严霜,彫戈鬘胡缨”写出了李太尉手持长剑,在寒冷的早晨露水中,剑光闪烁。他的头发被野战用的皮带束起,这些细节都在强调李太尉的英勇和坚韧不拔。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表达了诗人对李太尉的赞美之情,以及他想要洗刷过去羞愧,为国为民尽忠尽孝的心志。而“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则透露出李太尉在行军途中生病,半路返回,没有继续东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写出了诗人对李太尉的不舍和敬仰之情,即使李太尉去了,也留下了深深的影响。紧接着,“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则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壮士们的心被天命所夺,长叹息离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写出了诗人在金陵与李太尉相遇的情景,而“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则是描绘了一种盛大的宴席场面,众多官员齐聚一堂,共同庆祝。

接下来的“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等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这些景象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映照出当时的历史背景。

最后,“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表达了一种皇权的恢复和天命的循环,而“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则是对李太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一种隐喻。诗句中的“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和放下,对过往的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战事、英雄和历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宴郑参卿山池

尔恐碧草晚,我畏朱颜移。

愁看杨花飞,置酒正相宜。

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

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形式: 古风

捣衣篇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形式: 古风

效古二首(其一)

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

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

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

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

归时落日晚,蹀躞浮云骢。

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

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

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

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

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