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除夕

一鬨真成醉,残年事可哀。

更无馀日待,谁遣早春来。

汉腊存刍狗,深杯忆旧醅。

风枝见栖鸟,为尔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丁巳除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首句“一哄真成醉”,以“一哄”形容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仿佛人们在欢庆中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沉浸于节日的喜悦之中。“真成醉”则表达了这种欢乐是表面的,背后隐藏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残年事可哀”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对于即将逝去的岁月感到悲哀的情绪。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诗人不禁反思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哀叹。

接下来,“更无馀日待,谁遣早春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之情。诗人感叹时间紧迫,似乎无法等待,而春天的到来似乎也显得过于匆忙,暗示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汉腊存刍狗,深杯忆旧醅。”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汉腊”(古代祭祀活动)和“刍狗”(祭祀时用的草扎的狗,象征性的祭品),表达了对传统习俗和过往生活的怀念。同时,“深杯”和“旧醅”(陈年的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最后,“风枝见栖鸟,为尔一徘徊。”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风吹过树枝,鸟儿栖息其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他似乎在为这即将逝去的一年徘徊,不愿离去,却又不得不面对新一年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活、传统与记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辞旧迎新之际,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破山寺睹翁常熟师遗墨感赋

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

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

郁郁松禅翁,放逐曾经此。

寺僧索题额,留作藏山纸。

神味在青冥,泼墨皆云水。

从知忧患心,妙契清净理。

前游已隔世,樵径青未已。

山随人意深,万事沧桑里。

形式: 古风

暑夜雨初过平明泛舟出南湖

昨夜南山雨,雷峰净如拭。

澄波倒天影,云来满湖石。

石底一星明,馀光随桨没。

忽惊鸥背红,荷边上初日。

曙色分远近,湖光有明灭。

渐觉东方高,市声出烟隙。

日计在一晨,生事纷如发。

蜕世吾何曾,替人愁午热。

万事不如归,南湖风猎猎。

形式: 古风

送大维侄赴美国入哈佛大学

厌世非人情,衰年望子侄。

送尔万里行,百感集呜咽。

自吾成竟时,艰难生计拙。

人视官为家,学与世同辙。

兀散聊自娱,游心慕庄列。

牵萝补屋难,坐视藩篱撤。

尔往晰新理,淑身即救国。

并世无学人,人心遂荡决。

常懔风俗忧,勿与性情格。

尔父病且衰,我死更旦夕。

国危家偶存,所悲在来日。

来日吾安知,极目海涛阔。

形式: 古风

晓发铜青峡望贺兰山绕河套北行

入塞复出塞,黄河如奔马。

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

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

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

遗黎对鸣咽,一去吾宁舍。

极目断冰流,鹰边辨庐舍。

行役但悄悄,人烟渐清暇。

野旷驼为城,屋低泥作瓦。

不知春几时,寒日垂垂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