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
冲水路从冰解断,踰城人到月明归。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冬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塞门关外日光微”刻画出边关外淡薄的阳光,与严寒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境。接着,“角怨单于雁驻飞”通过雁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思念之情,"单于"一词增添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荒凉感。
“冲水路从冰解断,踰城人到月明归”则描绘出人们在严寒中跋涉,路过结冰的河流,最终在明亮的月光下返回城堡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也透露出诗人对夜晚温暖之地的向往。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中,“燕山腊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北方严寒的冬季景色,而"销金甲"和"脆锦衣"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间物质的对立,以及自然力度过人的防御。
最后,“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念古代美女昭君,却又被现实中的亲情隔阂所阻挠的情感。"汉家甥舅"一词暗示了历史的长河和个人渺小的关系,增添了一层深远的历史感。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与人间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忧郁、孤独却又不失深邃气质的艺术世界。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
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野堂如雪草如茵,光武城边一水滨。
越客归遥春有雨,杜鹃啼苦夜无人。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
从汉至唐分五州,谁为将相作诸侯。
闽江似镜正堪恋,秦客如蓬难久留。
匹马忍辞藩屏去,小才宁副庙堂求。
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