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送李十七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边城相隔遥远,这次离去切勿空手而归。
询问礼仪能识才子,科举及第正当少年时。
出门欣赏落日余晖,策马奔向金秋季节。
才华出众者备受瞩目,行动要尽早加鞭努力。

注释

边城:偏远的城镇。
徒然:无果,空手。
问礼:通过礼仪交流。
才子:有才之人。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少年:年轻时期。
落日:傍晚的太阳。
秋天:秋季。
高价:高价值,受重视。
行当:行为,行动。
早着鞭:尽早努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启程赴边城的场景,充满了对远方离别的沉重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诗中的“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表达了对远行者不仅要有所收获,更应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的心情。“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则是对友人学识和早年成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才能的认可。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这一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驱马前行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迫切感和行动上的决绝。紧接着,“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竞争激烈的人生道路上,要早做准备,以便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抓住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远大前程的期待。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独孤判官部送兵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岐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