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子允恭墨竹

手泽明昌秘阁收,当年缇袭为谁留?

露盘流尽金人泪,应恨翔鸾不解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金太子允恭墨竹》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墨竹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手泽明昌秘阁收”,“手泽”指的是前人的笔迹或痕迹,这里指金太子允恭的墨竹画被收藏在明昌秘阁中,暗示了这幅画作的珍贵和历史价值。“明昌秘阁”则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收藏场所,强调了画作的保存环境和重要性。

次句“当年缇袭为谁留”,“缇袭”可能是指画作的装裱或保存方式,这里以问句的形式提出,似乎在询问这幅画作为何被保留至今,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意义或故事。

接着,“露盘流尽金人泪”,“露盘”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画中的竹叶,而“金人泪”则是对画中竹子的拟人化描述,暗示了竹子在画中所承载的情感深度,仿佛每一滴露珠都凝聚着金人的泪水,充满了哀伤和深情。

最后,“应恨翔鸾不解愁”,“翔鸾”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由飞翔的鸟儿,与竹子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快乐与忧愁之间矛盾的思考。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使飞翔的鸟儿也无法理解竹子所承载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于画中情感的共鸣和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墨竹画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情感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秋夕感怀

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

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

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

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

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

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

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

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

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

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

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

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

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

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

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

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

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

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

形式: 古风

偶得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叩泮宫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皓二首(其一)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

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

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

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

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