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村小隐诗和韵

河流南入市,径路北通村。

新结草堂好,旧栽桐树繁。

儿童知稼穑,鸥鸟识琴尊。

有客问奇字,乘舟直到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姚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桐村小隐的独特魅力。

首联“河流南入市,径路北通村”,开篇即勾勒出村庄与外界的自然连接,一条河流蜿蜒向南流入市镇,一条小径则从北方蜿蜒通向村落,既展示了地理环境的便利,也暗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

颔联“新结草堂好,旧栽桐树繁”,转而聚焦于居住环境的营造。新建成的草屋温馨舒适,旧时栽种的梧桐树如今枝繁叶茂,不仅提供了阴凉,也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延续。

颈联“儿童知稼穑,鸥鸟识琴尊”,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孩子们在田间劳作,懂得农事,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而鸥鸟似乎也识得诗人的琴声,前来聆听,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尾联“有客问奇字,乘舟直到门”,最后以一位访客的出现收束全诗,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客人询问奇字,乘舟而来,直抵门前,既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连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桐村小隐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0)

姚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 字:公绶
  • 号:谷庵
  •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 生卒年:1422—1495

相关古诗词

游虎丘

舟行忽到寺门前,侵晓梳头废晏眠。

老去已閒题柱手,平生多结看山缘。

苔茵坐藉生公石,茗枕汤分陆羽泉。

如此深春如此乐,还留馀兴待明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靖观梅

人人尽识林和靖,不识平生隐者心。

老去喜无封禅藁,兴来愁费爱山吟。

梅花香影依然在,蔓草祠堂不可寻。

今日匆匆书弗尽,六桥斜日满疏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菩提寺与雨庵夜话

菩提绝似古招提,两屐行来自不迷。

旧伴閒云归竺国,新添流水入曹溪。

何人谩放双凫去,老我还同一鹤栖。

刻烛相看过夜半,廿年心事重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奉寄荆门判俞君汝钦

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

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

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

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