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离重说太平年,宣武城南二月天。
崇效寺中寻芍药,陶然亭畔吊婵娟。
九衢车马如流水,百戏鱼龙过禁烟。
历历旧时歌舞地,为君写入七哀篇。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希圣的作品,采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诗风。全诗通过对宣武城南二月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年华的追求与怀念。
"乱离重说太平年,宣武城南二月天。"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空背景,"乱离"指的是动荡不安的时代,而"太平年"则是诗人所向往的和平年代。在这样的对比中,"宣武城南二月天"描绘出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崇效寺中寻芍药,陶然亭畔吊婵娟。" 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动作,展现了诗人在美好环境中的情感流露。崇效寺是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而芍药则象征着高洁与坚贞。在这里寻找芍药,不仅是在物质上寻觅,更有精神上的寄托。"陶然亭畔吊婵娟"中的"吊"字,常用来形容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而"婵娟"则可能指的是某种消失了的美丽事物或者理想状态。
"九衢车马如流水,百戏鱼龙过禁烟。" 这两句通过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九衢"指的是城中的主要街道,而车马如流水,则形容了街道上的繁忙与活跃。"百戏鱼龙过禁烟"则可能是对某种节庆活动或宫廷宴会的描写,"禁烟"可能暗示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神秘力量。
"历历旧时歌舞地,为君写入七哀篇。" 最后两句诗转向了回忆与书写。"历历"形容事物或时间的悠长连绵,而"旧时歌舞地"则是对过去美好场合的追思。"为君写入七哀篇"表明这首诗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抒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平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年代的渴望,以及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其诗风借鉴元稹、白居易,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集思念与书写于一体的佳作。
不详
水中有片月,照耀婵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秀岁寒期。
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
声发响必荅,形存影即随。
雪花安结子,雪叶宁附枝。
兰死不改香,井寒岂生澌。
晨炉烟袅袅,病发霜丝丝。
丈室冰凛冽,一衲云离披。
顾此名利场,得不惭冠绥。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
持斧事远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
斧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
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