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杂咏并序(其六)

客居畏清夜,无月更孤悄。

微寒连疏浓,浓阴起幽筱。

烟重野钟歇,窗深夜灯小。

灯光逐游风,时时响深沼。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异乡,在春夜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静。首句“客居畏清夜”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身处他乡,夜晚来临,难免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和孤独。接着,“无月更孤悄”,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这种孤独感更加深刻,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

“微寒连疏浓,浓阴起幽筱”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情绪。微寒的夜风与稀疏的树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冷清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而“浓阴起幽筱”中的“幽筱”(细竹),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细微情感波动,如同这夜色中的竹影,既静谧又充满生机。

“烟重野钟歇,窗深夜灯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寂寥的画面。烟雾笼罩,寺庙的钟声已经停止,只有远处的灯火显得格外渺小,映照在窗前,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灯光逐游风,时时响深沼”将画面推向高潮。灯光随着微风摇曳,不时传来深沼中的声响,这一动态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独居异乡时的孤独、忧郁和对自由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春夜杂咏并序(其七)

云中破秦镜,箫管为吹开。

阴阴入我庭,滟滟漂我杯。

一饮无异照,东西分欢哀。

因忆倚楼者,离肠中夜摧。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春夜杂咏并序(其八)

秉烛达夜阑,身为远行客。

作书慰故人,短纨不盈尺。

冥心一沉思,丰采殊未隔。

清光一千里,为我寄长忆。

梦短关山长,欲往何由得。

形式: 古风

春夜杂咏并序(其十)

晓起视日景,熊昱炎光韬。

骤欲卸衣絮,窃恐无良宵。

微风消翕习,阴鸟鸣啾嘈。

骤雨忽如注,急霤翻银涛。

入夜势未息,雷殷声低高。

块然拥衾卧,切切閒愁交。

明朝碧湘上,应有流红飘。

形式: 古风

春夜杂咏并序(其十一)

馀湿犹在树,虚寒逼空堂。

衾薄不成寐,揽衣起彷徨。

同此春宵中,今昔殊炎凉。

客居既多感,离忧胡可长。

愿借晨风翼,翻然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