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墓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所作的《越王勾践墓》,通过对秦望山头夕阳下的景象描绘,寄寓了历史沧桑和感慨。首句"秦望山头自夕阳",以夕阳西下渲染出一种孤寂而苍凉的气氛,暗示了历史的流转与变迁。"伤心谁复赋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哀伤,以及对过往英雄事迹无人再述的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遗忘与遗迹的存在,勾起了人们对勾践这位昔日霸主的追忆。"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借景抒情,描绘了陵墓周围的荒凉景色,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冷落感。

最后,诗人劝诫读者"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暗示了眺望远方只会让人更加迷茫,不如沉浸在眼前的历史遗迹中,感受那份深沉的历史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蕲州别友

客中逢客上夷陵,辗转凄凉睡不成。

无酒送君之远道,有谁吹角向江城。

白发乱生人渐老,青灯相对雨无情。

诘朝共发蕲州路,知到江山更几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即事

澒洞风尘莽未明,天翻地覆劫将盈。

翠华海上知何似,白首山中空自惊。

哭向莺花非世界,梦迷弓剑绕皇陵。

谁知薇蕨同杯酒,为酹兴亡终古灵。

形式: 七言律诗

呈中书权直程沧洲

玉旨传宣夜直扉,制麻侵晓进呈归。

三槐龙影连青琐,千柳莺声度紫薇。

袖惹炉香飘雾霭,砚传盘露映旌旗。

承恩更赐金莲炬,犹胜清光太乙藜。

形式: 七言律诗

金台泊舟

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

王化何时北,江流日夜东。

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

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