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羊肠坂诗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阳春三月离开了京城家乡,五月份的时候穿越了崎岖的羊肠小道。
本来担心车轮会在险路上损坏,没想到却哀叹马匹的腿骨受伤。
突然而起的狂风惊起了北方的大雁,夕阳西下时胡地的桑树尽收眼底。
关隘和山脉究竟在哪里?同行的人驾车前行,一片凄凉悲伤。

注释

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通常指农历三月,代表春天时节。
帝乡:指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五月:具体的月份,可能也暗示旅程时间较长。
羊肠:形容山路狭窄曲折,如同羊的肠子般复杂难行。
本畏:原本害怕。
车轮折:车轮损坏或发生意外。
翻嗟:反而叹息,表示出乎意料的不幸。
马骨伤:马腿骨折,比喻旅途中的不幸遭遇。
惊风:突然而猛烈的风。
朔雁:北方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落照:夕阳,傍晚的阳光。
胡桑:胡地的桑树,胡地一般指南北朝时期对北方民族地区的泛称,这里指异域风光。
关山:泛指关隘和山岭,代指遥远而艰难的路程。
定何许:在哪里,不确定具体位置,表达迷茫之情。
徒御:徒步行走或乘车的人,这里指同行的旅伴。
惨悲凉:形容心情极度悲伤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艰辛。"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表达了诗人在三个春天里分别离开了帝都,在五月时经过了羊肠坂,这个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氛围。而“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则显示了旅途中的艰难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车辆损坏和马匹受伤,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力与自然力的无常的敬畏之情。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一句,描绘了一个壮丽而又荒凉的景象。朔雁指边塞地区的大雁,这里用来形容北方的凛冽气候。而“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茫茫关山,心中充满着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因孤独旅途而生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思。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杂曲三首(其三)

泰山言应可转移,新宠不信更参差。

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

皎皎新秋明月开,早露飞萤暗里来。

鲸灯落花殊未尽,虬水银箭莫相催。

非是神女期河汉,别有仙姬入吹台。

未眠解著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

后宫不惬茱萸芳,夜夜争开苏合房。

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新人未语言如涩,新宠无前判不臧。

愿奉更衣兰麝气,恐君马到自惊香。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三首(其一)

行行春径蘼芜绿,织素那复解琴心。

乍惬南阶悲绿草,谁堪东陌怨黄金。

红颜素月俱三五,夫婿何在今追虏。

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三首(其二)

殿内一处起金房,并胜馀人白玉堂。

珊瑚挂镜临网户,芙蓉作帐照雕梁。

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

风前花管飏难留,舞处花钿低不落。

阳台通梦太非真,洛浦凌波复不新。

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

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

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

形式: 乐府曲辞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

四知无矫志,二施启幽心。

简通避人物,偃息还山林。

曲涧停驺响,交枝落幔阴。

池台聚冻雪,栏牖噪归禽。

石彩无新故,峰形讵古今。

大车何杳杳,奔马遂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诚在一音。

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