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返回南江之畔,江水清澈见底。
沿途遇开阔之境,暂且洗去心中郁结之情。
岸边树木似在远方静候,江上鸥鸟近身犹如相迎。
渡口沿途另有一番趣味,更何况能借此洗涤我的帽缨。

注释

归去:返回,离去。
南江:南方的江河。
磷磷:形容水清澈的样子,波光粼粼。
见底清:清澈到可以看见水底。
转逢:途中遇到,转而遇见。
空阔处:开阔的地方,宽敞的地带。
聊洗:姑且洗去,暂时消除。
滞留情:心中停留不去的愁绪,郁结的心情。
浦树:江边的树木。
遥如待:远远望去仿佛在等待,形容树木静立的姿态如同在期待什么。
江鸥:生活在江河中的鸥鸟。
近若迎:靠近时仿佛在迎接,形容鸥鸟亲近人的行为。
津途:渡口的道路,指行船或过河的路程。
别有:另有,具有与众不同的。
趣:趣味,乐趣。
况乃:何况,况且。
濯吾缨:清洗我的帽缨,古时常以濯缨象征洗涤尘世污垢,保持高洁。此处表达作者借此江水洗涤身心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与心境。"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表达了对清澈江水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之明净。"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中,“空阔处”指的是开阔的自然环境,而“滞留情”则是指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内心的情绪。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岸边树木和水鸟的景象,给人以静谧而亲切之感。"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则暗示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独特乐趣以及内心世界的触动。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宁静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初入湘中有喜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初发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初发道中寄远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初秋忆金均两弟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