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忆金均两弟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江边沙洲吹起了秋风,唤起我身处异乡的离别之心。
孤独的云彩似乎自带忧愁飘向远方,一片落叶引发了我深深的感慨。
曾经共同经历忧喜的伙伴如今各奔东西,如同鸟儿忽然飞离同一片树林各自鸣叫。
我向西北方向遥望那连绵青山,不禁兴起赋写《白头吟》的悲凉之意。

注释

江渚:江边的沙洲。
秋风至:秋风吹起。
他乡:远离家乡的地方。
离别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思绪、情感。
孤云:单独飘浮的云朵,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漂泊。
愁自远:自带忧愁之感,飘向远方。
一叶:一片落叶。
感何深:引发深深的感受或感慨。
忧喜尝同域:曾经一起经历过忧伤与欢喜的时光(此处“域”泛指生活、境遇等)。
飞鸣忽异林:原本一同生活鸣叫的鸟儿,忽然各自飞向不同的树林(比喻曾经共处的人如今分散各方)。
青山西北望:向西北方向眺望远处的青山。
堪作白头吟:足以触发(我)写下类似《白头吟》那样的哀婉诗篇(《白头吟》为古诗名,表达夫妻间的离别之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秋时节,心中充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两句,直接点出了季节的转换和内心的孤独感受。“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进一步表达了这种离愁,每一片浮动的云、每一片落叶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忧伤。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则是说悲欢往事如同曾经共处一地,而鸟鸣声却在不同的地方回响,增添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最后,“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表达了诗人面对青山,心中萌生出白发如霜、岁月匆匆之感,想要吟咏生命的苦涩。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深,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听筝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其一)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其二)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折杨柳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