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芰荷深处小壶天,时见征帆破晚烟。
非主非宾和气里,似晴似雨绿阴边。
凭阑笑语惊鱼鸟,信步游行废管弦。
剩喜利名尘不到,持竿柳下问渔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芰荷丛中的小天地里,偶尔见到远处帆船破开晚霞的画面。非主非宾意味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和气里”则是这种心境下的自在悠然。接下来的“似晴似雨绿阴边”则是对这种微妙天气的描绘,既不明朗也不阴沉,只是在绿色的树荫之边徘徊。
“凭阑笑语惊鱼鸟”表现了诗人在亭上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那些笑语竟然能惊起水中的鱼和林间的鸟。紧接着的“信步游行废管弦”则是对诗人闲适心态的写照,他不再需要那些琴瑟之乐,只是在自然中漫步,已足以享受。
最后两句“剩喜利名尘不到,持竿柳下问渔船”,诗人表达了超脱世俗功名的心境,那些尘世间的荣华富贵已经触及不到他。他宁愿持竿坐在柳树下,向那悠然自得的渔人询问生活。
整首诗通过淡定和谐的声音,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在这种美中找到心灵平静的过程。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多谢天公佐好晴,只今载酒作郊行。
飞花恋客閒中意,远笛吟春景外声。
已把物情归幻相,且将足力趁浮生。
南堂办得休休计,燕雀充庭亦贺成。
清晓出江城,波平觉棹轻。
烟荷学人老,风柳作秋声。
岁稔时无事,心和物有情。
客来慵与语,苦苦问功名。
八面玲珑静向阴,静中时现定中身。
解传佛祖从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浑不暑,依山百卉若为春。
未逢惠远相招致,厌杀浮生有劫尘。
寺枕彩云桥,残碑纪晋朝。
地平垂塔影,林古镇塘腰。
夜月松千阜,春风柳万条。
景多僧住少,近觉有尘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