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一)

海内声名满,溪头且寓居。

曾来非俗客,亦爱是吾庐。

远道勤为问,平时懒作书。

郡楼閒极目,细看北来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名声响彻海内,暂且溪边居住。
曾经来访的不是平凡之客,也喜爱这里是我的居所。
远方的朋友常来问候,平日却懒于写信传递消息。
在郡楼中闲暇时放眼望去,细细观察从北方游来的鱼儿。

注释

海内:全国。
寓居:暂时居住。
曾来:曾经来访。
俗客:平常人。
是吾庐:是我的居所。
勤为问:经常询问。
懒作书:懒得写信。
郡楼:郡守官署的楼。
閒极目:极目远望。
北来鱼:来自北方的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名为《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海内声名满,溪头且寓居。”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海内名士云集,而诗人却选择在溪头暂时安顿下来。这里的“声名”指的是诗人的盛名,而“溪头”则是一个宁静自然的地方。

“曾来非俗客,亦爱是吾庐。”诗人对曾经到访的朋友持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这些朋友不是普通的过客,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这里的“庐”字暗示了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远道勤为问,平时懒作书。”即便是远在他乡,诗人也会不厌其烦地打听朋友的消息,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太写信。这两句反映了古代通信不便,但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牵挂与关切。

“郡楼閒极目,细看北来鱼。”诗人站在郡楼上极目远望,仔细观察着从北方而来的鱼,这里既有对朋友离去的眺望,也有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的期待。这种描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乡愁。

整首诗通过平和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朋友远行时内心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送别,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四)

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

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其三)

埋轮贤使者,重席老先生。

一别遽多岁,相望无几程。

到家乘暇日,为我话深情。

欲写相思语,昏花字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其二)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

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其一)

臭味张公子,生涯类我贫。

又为两乡梦,看即一朝绅。

洗眼千岩秀,抽身肥马尘。

他年乘夜雪,从子剡溪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