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容疏放即吾师,花月文章皓首期。
那觅酒能千日醉,不愁音少一人知。
身名已分同飘瓦,涕泪何曾满漏卮。
幸有故人相慰藉,濒行抛得是相思。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兹山海隅胜,佳名昔耳食。
命俦得所导,快陟如旧识。
千岚忽霞灿,目光讶频拭。
万树霜枫林,艳此天地色。
助以朝肠辉,绚烂斯云极。
入林甫一转,已忘山南北。
素石兼长松,彩翠相镂饰。
妙绘不到处,化工展匠力。
应接摇吾精,十步须九息。
面面围锦障,阴阴藏净域。
奚俟穷幽探,兹观生未得。
谁云秋山空,林暗日卓午。
寺门影遥红,幽敞形搆古。
高僧一指禅,破山作山祖。
石幢镌宝文,珠阁散花雨。
寺后竹千顷,一绿上眉宇。
松间就僧饭,窗际闻樵斧。
枯涧积叶深,叶底暗泉吐。
度杓登山椒,憩足匪一所。
回头俛僧寮,缭曲见窗户。
高处何所闻,嘹嘹雁相语。
登高易心瘁,况兹摇落辰。
我行深林中,败叶如随人。
前峰忽中断,平野连城闉。
人气此焉聚,上结濛濛尘。
谁知我曹乐,迥与太古邻。
日华转壑底,霜气清崖垠。
更爱佳石净,皱瘦无轮囷。
每坐不忍移,抚之辄生温。
遥山万千叠,何处平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