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时局艰难年成不好家业成空,兄弟们漂泊流浪各自向西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亲人离散在异乡的路上。
孤独的身影像远飞的大雁,离开故土散落在秋天的蓬草中。
共望着明月我们都应落下眼泪,一夜思乡之情在五地相同。

注释

时难:时局艰难,指战乱频繁。
年饥:年成不好,指饥荒。
世业:家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羁旅:漂泊流浪。
寥落:荒芜,冷清。
干戈:战争的代称。
千里雁:比喻离散的兄弟,像南飞的大雁。
辞根:离开故土。
九秋蓬:秋天的蓬草,象征漂泊无定。
五处同:五个不同的地方,指兄弟们分散各地。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分散、家乡难以团聚的深切怀念和悲哀。诗中通过对时难年饥、世业空虚、弟兄羁旅等现实困境的描绘,反映出战乱与饥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田园寥落、骨肉流离,更是战乱导致的家庭破碎和亲人分离的痛苦写照。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则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兄弟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心灵深处的牵挂与思念。最后,诗人在明月之下,感叹乡愁,通过“一夜乡心五处同”表现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浓厚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沉郁,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风中的淳朴自然与深挚情感,是他在乱世之中,对兄弟团聚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

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

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

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算外有馀钱。

携将贮作丘中费,犹免饥寒得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喜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