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

光辉三独坐,登陟五云门。

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

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

苍翠新秋色,莓苔积雨痕。

上方看度鸟,后夜听吟猿。

异迹焚香对,新诗酌茗论。

归来还抚俗,诸老莫攀辕。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绝壁深渊中花开如界,耶溪之水追溯至最上游。
三座高峰在光辉中独自耸立,攀登至云雾缭绕的五云门。
深林中马匹的铃声回响,晴朗山岭上武贲闪耀着光芒。
乱流泉水旁静观坐卧,稀疏的钟磬声伴随朝暮更替。
苍翠山色映衬着初秋的新貌,莓苔上累积着雨水的痕迹。
在高处眺望飞鸟掠过,深夜里聆听猿猴的啼鸣。
面对奇异景象焚香祈愿,以新茶伴诗共论。
回归后仍要安抚百姓,诸位长者请勿挽留我离去。

注释

绝壑:极深的山谷。
开花界:形容花朵如同界限般分布在山谷之中。
耶溪:地名,此处泛指源头清澈的溪流。
极上源:水流的最上游。
光辉三独坐:指三座山峰在阳光下独自矗立,光辉夺目。
登陟:攀登。
五云门:云雾环绕的山门,代指高山之巅。
深木:深林,茂密的树林。
鸣驺驭:驺驭,古代指为官吏驾车的人,这里指马匹行走的声音。
晴山:晴朗的山岭。
曜武贲:武贲,古代勇士的称号,这里形容山岭如勇士般威武。
乱泉:错落分布的泉水。
观坐卧:静观自然,或坐或卧,享受宁静。
疏磬:稀疏的钟声,通常来自寺庙。
发朝昏:从早到晚,指钟声伴随时间的流逝。
苍翠:形容山色青绿而浓密。
新秋色:初秋时节的景色。
莓苔:湿润环境中生长的苔藓类植物。
积雨痕:雨水积累的痕迹,显示雨季刚过。
上方:高处,山顶。
度鸟:飞越的鸟儿。
后夜:深夜。
听吟猿:聆听猿猴的啼叫,常用于描绘山林的幽静。
异迹:奇异的景象或遗迹。
焚香对:对着景物焚香祈福或沉思。
新诗:即兴创作的诗歌。
酌茗论:品茶时讨论诗歌。
归来:返回。
抚俗:安抚百姓,治理民间事务。
诸老:各位长辈。
莫攀辕:不要挽留,比喻请勿阻拦我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世界。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光辉三独坐,登陟五云门。" 这几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绝壑之高、花界之美、耶溪之远、上源之险,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个人情怀。

"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 这部分则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和谐相处,深木之鸣响、晴山之光辉、乱泉之声色,都在诗人笔下生动起来。

"苍翠新秋色,莓苔积雨痕。上方看度鸟,后夜听吟猿。" 这里秋色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

"异迹焚香对,新诗酌茗论。归来还抚俗,诸老莫攀辕。" 诗尾部分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异迹焚香、新诗酌茗,都显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思考和创作,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奉试水精环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剡中赠张卿侍御

辟疆年正少,公子贵初还。

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千夫驰驿道,驷马入家山。

深巷乌衣盛,高门画戟闲。

逶迤天乐下,照耀剡溪间。

自贱游章句,空为衰草颜。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哭灵一上人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

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