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万古兴亡心一寸,孤灯明灭影成双。
鬓边日月如飞鸟,眼底尘埃拟涨江。
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风中,于夜深之际,在寒冷的雨窗前,怀抱万古兴亡之感慨的情景。诗人以“搔首”表现其沉思与忧虑,而“孤灯明灭影成双”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氛围。
“鬓边日月如飞鸟”一句,通过头发旁边日月匆匆如同飞鸟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无常。“眼底尘埃拟涨江”则是将心中的烦恼与世事的纷扰比作即将泛滥成江的尘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沉重负担。
“高枕欲眠眠不稳”表明诗人虽有睡意,但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睡。最后,“晓钟迢递发清撞”则是夜深将近天亮之时,寺庙中的钟声此起彼伏,清脆而又有些粗暴地打破了夜的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坐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不安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不详
几年落魄剑南州,重入蛮乡觅旧游。
十驿出城难夙驾,一生浪迹愧虚舟。
家留异县怀亲老,梦绕沧洲恐鬓秋。
白马鸣寒如可问,此身端复谢沈浮。
安用区区五斗为,竹篱茅屋唤人归。
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
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
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
老将百指寄耕田,雨不沾春重慨然。
云染夕曛成返照,雾随山色化轻烟。
王官扫廪徵丰岁,野史濡毫记有年。
咄尔虬龙须早起,莫将乖懒滞重渊。
系艇依寒渚,扶筇上晚林。
山山春已立,树树雨元深。
扫叶移床坐,穿云买酒斟。
相思思底事,老大更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