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三)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与持。

便应取酩酊,万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风,回首成差池。

独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鲙严冬,宿昔少陵诗。

还当捕鲈鱼,载酒与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为我唱,不数陆与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送别之作。从内容上看,诗人借景抒情,以轻松愉快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与持。”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情境。"邂逅"指偶然遇见,"君子堂"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或者指代一个聚会之所。诗人和友人一起举杯畅饮,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

“便应取酩酊,万事不足惟。”这里表达了酒能够忘却世间烦恼的心情。"酩酊"形容酒意的醉态,也可以理解为用酒来麻痹心灵,不去过于思索那些不足之处。

“平明蔡河风,回首成差池。”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平明蔡河风"描绘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氛,而"回首成差池"则透露出一丝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独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诗人自称"漫浪者",表明自己可能是一个不受束缚、随性而为的人。"尚得行相追"则是说尽管如此,但仍旧能够跟随友人的脚步,一起前行。

“磨刀鲙严冬,宿昔少陵诗。”这里的"磨刀"和"鲙严冬"形象鲜明,传达了一种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情怀。"宿昔"意为过去,而"少陵诗"则是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少陵野老",暗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尊崇。

“还当捕鲈鱼,载酒与我期。”捕鱼和载酒都是乡村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这里则被用来表达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甫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都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和期待。

“文章为我唱,不数陆与皮。”诗人自信其文学才能能够得到认可和传颂,不必计较那些流于表面的评价。"不数陆与皮"可能是指不去比较自己与其他文人的成就,而专注于自己的创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自信。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二)

十月颍水冰,问君行何为。

行不顾斗米,自与五湖期。

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

此后君最乐,穷年得游嬉。

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

鸣鼓上洞庭,笑看红橘垂。

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

应怜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一)

飘然五湖长,昨日国子师。

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

牵舟推河冰,去与山水期。

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

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

能复记此饮,诗成酒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闻望之解舟

子来我乐只,子去悲如何。

谓言且少留,大舸已凌波。

闇黮虽莫测,皇明迈羲娥。

脩门归有时,京水非汨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