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秘书往儋州

魑魅曾为伍,蓬莱近拜郎。

臣心瞻北阙,家事在南荒。

莎草山城小,毛洲海驿长。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曾经与鬼怪为伴,如今靠近仙境拜见君王。
我的心向着北方的朝廷,而家却在遥远的南方。
莎草覆盖的小城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毛洲边的海边驿站路途遥长。
深知玄成定会大有作为,又怎会只是漂泊在这沧海之上。

注释

魑魅:鬼怪,比喻邪恶势力。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仙境或朝廷。
拜郎:指受到皇帝的接见或任命。
臣心:忠臣的心,指自己的忠心。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常用来代指朝廷。
南荒:泛指南方边远地区,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或流放之地。
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形容地方荒凉。
山城:依山而建的小城。
毛洲:地名,也可能指草木茂盛的岛屿,此处象征偏远之地。
海驿:海边的驿站,古代传递文书、官员往来暂住的地方。
玄成:人名,这里可能借指有才华将会大有成就的人。
宁是:岂是,难道是。
泛沧浪:在沧海中漂泊,比喻无固定职业,四处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绪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开篇即以“魑魅曾为伍,蓬莱近拜郎”两句,设定了一个超自然的境界,其中“魑魅”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而“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臣心瞻北阙,家事在南荒”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朝廷怀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担忧着家乡的情况。这里,“北阙”通常指代国家的都城,而“南荒”则暗示了一种边远和荒凉之地。

随后的“莎草山城小,毛洲海驿长”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一种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行程的感受和心境。其中,“莎草山城小”传递出一种偏远而不起眼的小城的孤独感,而“毛洲海驿长”则表现了一种旅途中的延绵与遥远。

最后,“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一句,通过对比古代圣人玄成(即孔子)的伟大理想和泛舟于沧浪的轻松自在,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超自然元素的融入,构建出一种既有现实关怀又不失理想追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送房元直赴北京

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

临歧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

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舍弟

疏懒吾成性,才华尔自彊。

早称眉最白,何事绶仍黄。

时暑嗟于迈,家贫念聚粮。

秪应宵梦里,诗兴属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

长老归缘起,桃花忆旧岩。

清晨云抱石,深夜月笼杉。

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

馀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

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