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
四野有歌行路乐,五营无战射堂闲。
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
方拟杀身酬圣主,敢于高处恋乡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偏僻险峻的山中寺庙内独自沉思,心情却异常喜悦。周围自然景象和谐美好,四处传来歌声,行路之人皆为乐事,五营(军营)无需备战,只是悠闲的射箭训练。此时秋风轻拂,钟声与角抵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衣衫随着光线摇曳,显得分外宁静。诗人心中虽有报效圣主之志,但又不忍割舍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个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的思考和情感流露,是一首融合了内省、自然美感与社会责任的佳作。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
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
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
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平湖湖畔雨晴新,南北东西不隔尘。
映野烟波浮动日,损花风雨寂寥春。
山无俗路藏高士,岸泊仙舟忆主人。
那得载来都未保,此心离此甚情亲。
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
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
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
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
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
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