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得(其三)》由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之道的融合。诗中描绘了通过修炼达到无为境界的过程,强调了内在精神的提升和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首句“得造无为妙,终朝不出门”点明了修炼的目标在于达到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即使整天不出门,也能在内心深处体验到宇宙的奥妙。这种状态并非外界环境所能影响,而是内心世界的自我发现与升华。
“机缘全绝断,天理自然存”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过程中排除杂念、摒弃外在干扰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在精神的纯净与自然法则的遵循。通过断绝一切不必要的欲望和纷扰,使心灵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粹的状态,从而与天地万物同频共振。
“日用天行健,平常地势坤”运用了《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来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内在力量与外在表现。乾卦象征着天行健,刚健有力,代表内在的坚定与行动;坤卦则象征地势坤,平和包容,代表外在的顺应与接纳。这两句话强调了修炼者在日常生活中既要保持内在的刚健与行动力,又要学会顺应自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最后,“警提门弟子,复命与归根”表达了对追随者的教导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修炼找回本真,回到生命的根源。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指导,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与精神层面的呼吁,倡导人们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与宇宙万物共存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道家哲学中关于修身养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