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琼瑶初绽岭头葩,蕊粉新妆姹女家。

举世更谁怜洁白,痴心皆尽爱繁华。

玄冥借与三冬景,谢氏输他六出花。

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琼瑶般的花朵初次在山岭绽放,花蕊如新妆的少女般娇艳。
这世上还有谁能怜惜这纯洁无暇,人们都倾心于繁花似锦的世界。
寒冬时节,玄冥赋予了它独特的景色,而谢家的雪花则以六角形态取胜。
终有一天,这些花朵会结成果实,为人间调制甘美的羹汤,怎会随风飘落到远方?

注释

琼瑶: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这里指雪白的花朵。
岭头葩:山岭上的花朵。
姹女:古代对美丽女子的称呼,这里形容花朵娇艳。
洁白:形容花朵的颜色纯白。
玄冥:古时对冬季的别称,象征寒冷。
六出花:形容雪花的六角形状。
结实:指花朵结果实。
和羹:比喻调和各种食材制成的美食。
肯:愿意,这里是反问,表示不会。
羌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此处代指远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梅花绽放的美丽景象。琼瑶指的是初开的梅花,它们如同岭头上的轻柔葩草,蕊粉则形容新妆之下的姑娘,姹女家暗示着一份纯洁无暇。

"举世更谁怜洁白"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洁白之美的独特情怀,而"痴心皆尽爱繁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花开繁盛景象的喜爱与沉醉。

接下来的两句,"玄冥借与三冬景,谢氏输他六出花"中,“玄冥”指的是天地不仁的哲学观点,而“三冬景”则是对梅花在严寒之中独自绽放的描写。"谢氏输他六出花"中的“六出”可能指的是梅花开放的六个阶段,谢氏可能是诗人提及的一个特定的事物或意象,用以比喻梅花的美丽。

最后两句,"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中,“结实”指的是果实成熟,而“和羹”则是形容食物甘美的味道。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梅花结果的期待,以及愿意随着那悠扬的羌笛声落入遥远的地平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早春梅花的独特之美,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这份美丽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

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傅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

生松十八年方应,通塞人间岂合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梦断

梦断纱窗半夜雷,别君花落又花开。

渔阳路远书难寄,衡岳山高月不来。

玄燕有情穿绣户,灵龟无应祝金杯。

人生若得长相对,萤火生烟草化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绿鬓

绿鬓先生自出林,孟光同乐野云深。

躬耕为食古人操,非织不衣贤者心。

眼众岂能分瑞璧,舌多须信烁良金。

君看黄阁南迁客,一过泷州绝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菊花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