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景象和农事活动。"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生机与温暖,"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意渐浓,而"韶光大地周"则形容太阳的光辉洒满大地。接下来的"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生动展现了早春时节中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生命更新换代的主题。
诗人通过"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表达了季节变化迅速、万物竞相生长的紧迫感以及农事活动的繁忙。最后两句"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则突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土地劳作的热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民对于春耕生產的重视。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
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