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理西斋寄丘员外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

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

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

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

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

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

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去年我整理西斋,有幸能和高尚的人一同居住。
转眼已经过了一年,站在春风中惆怅遥望。
起初这里稀疏的树林和翠竹,如今又长满了灌木丛。
保持端正的状态实在难以持久,荒芜杂乱却容易形成。
挥动斧头清除郁闭的草木,就像老师启发蒙昧的心灵。
庭院重新变得开阔清朗,烦恼也得到了舒缓。
海边的雨雪停歇,春天的景色温暖宜人。
时光流转万物依旧,怀念贤人的情感无尽无休。

注释

前岁:去年。
理:整理。
西斋:指居所的西边房间。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迨兹:到这时。
已一周:已经过了一年。
怅望:惆怅地远望。
始自:开始于。
疏林竹:稀疏的树林和翠竹。
还复:又恢复了。
榛丛:灌木丛。
端正:指事物或人的品行正直。
良难久:很难长久保持。
芜秽:荒芜杂乱。
易为功:容易形成。
援斧:拿起斧头。
开众郁:清除茂密的草木。
启群蒙:启发蒙昧的人,比喻教育启蒙。
庭宇:庭院。
清旷:开阔清朗。
烦抱:烦恼的心情。
舒通:得到舒缓。
海隅:海边。
雨雪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春序:春天的时节。
风景融:景色温暖和谐。
时物:时令之物,指季节中的景物。
方如故:依然如旧。
怀贤:怀念贤人。
无穷:无尽无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理西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享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疏林、竹丛、春风等,营造出一片清新旷达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聚时光难得以及品德高尚之人的珍贵。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开篇便设定了温馨友好之情,“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而“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则深刻地表达了品德高尚之人的稀缺和保持美好品质的困难。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用斧头清理杂草比喻教诲如师,引导迷茫之人,而“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则描绘了心灵和环境都得到净化的景象。最后,“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写出了季节更迭、春天来临的美丽景色,而“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高尚人格的无限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与品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友谊和个人修养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

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

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

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形式: 古风

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春中忆元二

雨歇万井春,柔条已含绿。

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

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

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嵚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偪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