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二首(其二)

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

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楼。

连鸿尽南去,双鲤本东流。

北信无人寄,蝉声满树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蓝色的衣衫经过夏天变得更黑,白发人在遥望故乡思绪纷繁。
秋雨淋湿了新凉的竹席,稀疏星辰下楼台即将迎来黎明。
成群的大雁全都向南飞去,双鲤鱼原本就该向东游回。
北方的书信没有人寄来,满树的蝉声充斥着枝头。

注释

青衫:蓝色的衣衫,常指读书人或官吏所穿的衣服。
经夏黕:经过夏天变得颜色更深。
白发:白色的头发,代指年老。
望乡稠:对故乡的思念浓厚。
雨冷新秋簟:秋雨使新凉的竹席感到更凉。
星稀:星星稀少。
欲曙楼:天快亮时的楼台。
连鸿:连续的大雁,比喻远行的人们。
南去:向南飞去。
双鲤:书信的代称,古时常用鲤鱼形状的木盒装信件。
东流:向东流去,比喻归乡之心。
北信:来自北方的信件。
无人寄:没有人寄送。
蝉声满树头:树上到处都是蝉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夜晚,怀念家乡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青衫经夏黕"和"白发望乡稠"两句,通过对衣衫颜色的描写和头发变白的刻画,表现了岁月沧桑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雨冷新秋簟"和"星稀欲曙楼"则是夜晚的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环境,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寂静与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连鸿尽南去,双鲤本东流"通过大雁和鱼的方向变化,隐喻着离别之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北信无人寄,蝉声满树头"则表达了诗人无法将心意传递给亲人的哀伤,以及在静谧夜晚中只有蝉鸣作伴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愫,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使东川.江楼月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使东川.惭问囚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

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

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

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