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词

苜蓿花犹短,昌蒲叶未齐。

更衣过柏谷,走马宿棠梨。

逆旅聊怀玺,田间共斗鸡。

犹思饮云露,高举出虹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苜蓿花还未凋谢,菖蒲叶片尚未长齐。
更换衣物经过柏谷,骑马投宿棠梨树下。
暂居旅馆怀念玉玺,田野间一起斗鸡游戏。
仍然向往饮用云雾中的露水,期待能像仙鹤般展翅高飞,凌空出虹霓。

注释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见于草地,嫩叶可食用。
昌蒲: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有香气,古人常用于祭祀和装饰。
柏谷:可能指含有柏树的山谷,古代常用柏树象征长寿和清雅。
棠梨:又名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可供食用或酿酒。
逆旅:旅途中临时歇息的地方,如客栈。
玺:古代君王的印信,这里象征权力或高位。
斗鸡:古代的一种游戏,以两只鸡互相争斗为乐。
云露:云中的露水,象征高洁或仙气。
虹蜺:彩虹和霓虹,象征美好、奇幻的景象,也寓指理想或远大抱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开篇“苜蓿花犹短,昌蒲叶未齐”写出了春末夏初时节特有的景象,苜蓿尚未盛开,水生植物尚未长成,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切情感。

“更衣过柏谷,走马宿棠梨”则透露出诗人在外漂泊、不断行旅的情景,更衣意味着季节变换,而柏谷与棠梨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幽山谷之景。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自己不停歇的旅行生活。

“逆旅聊怀玺,田间共斗鸡”中,“逆旅”意味着反方向的旅途,即返回故乡,而“聊怀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田间共斗鸡”则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描绘,斗鸡成了乡土生活的一部分,也象征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最后,“犹思饮云露,高举出虹蜺”中,“犹思饮云露”表达了诗人对那清澈如云露般美好事物的怀念,而“高举出虹蜺”则是对这份思念的一种强烈表达。这里的“虹蜺”可理解为一种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玉徽亭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

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

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龙门

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

人怜山气佳,予叹禹功美。

想彼未凿时,极目皆洪水。

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蚕丛龟印解,鹑野隼旟新。

借问锦江乐,何如兴庆春。

骊歌遮去辙,竹马望行尘。

惠政如膏雨,遥知彼此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潞公东田宴集诗辄敢属和

舞雩新雨浃公田,水满东溪上下天。

行径乍迂初见笋,浮舟正好未生莲。

弦收裂帛胡琴阕,袖结清风楚舞妍。

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