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生平曾不事悠悠,倏忽年华五十秋。

宦意文情俱淡泊,可怜浑似李蒙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我一生从未追求过闲适的生活,转眼间已度过五十个春秋。
官场和文学的兴趣都已淡然,我如今的境况真是像那李蒙州一样可怜。

注释

生平:一生。
事悠悠:追求闲适。
倏忽:转眼间。
年华:岁月。
宦意:官场兴趣。
文情:文学情感。
俱:都。
淡泊:淡然。
可怜:可怜兮兮,形容处境不佳。
浑似:完全像。
李蒙州: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以其境遇作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画家、书法家兼诗人文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平和艺术态度的一种反思与自喻。开篇“生平曾不事悠悠”直接道出了诗人对于自己一向不以功名利禄为重的心迹,倏忽之间年岁已到五十,这是一个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接下来的“宦意文情俱淡泊”,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和艺术追求。这里的“宦意”指的是仕途之志,即政治上的抱负;而“文情”则是对文学艺术的情感投入。在这两方面,诗人都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于官场和世俗功利的一种疏离感。

最后,“可怜浑似李蒙州”则是对自己境遇的一种自喻。这里所谓“李蒙州”,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其诗风清新婉约,情感深沉,但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理解,因此常被后人用以比喻那些才华横溢却不被当世赏识的文人。这句话中带有自嘲之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艺术成就和社会认可之间差距的感慨。

总体来看,文同通过这首简洁而深刻的五言绝句,展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个人价值、艺术追求与世俗评价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天汉桥

风吹两岸菰蒲乾,日洒一汀凫鹜寒。

夜深霜月照湖水,须上此桥凭画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太常致斋闲书寺壁

晚日微明弄雨馀,竹阴桐影共萧疏。

旋移小榻中庭坐,读尽扶桑太帝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忆西湖旧游

西湖晴碧晚溶溶,与客常来坐好风。

记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犹在画船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王昭君(其四)

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

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