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扬州繁盛接金陵,北贾南商满市坰。
惟有泮宫清似洗,衣冠长日坐谈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扬州的繁华景象与文化氛围。首句“扬州繁盛接金陵”,点出扬州与南京的紧密联系,暗示两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频繁。接着“北贾南商满市坰”一句,生动展现了扬州作为商贸重镇的繁荣,南北商人云集,市场热闹非凡。
“惟有泮宫清似洗”中的“泮宫”指的是古代的学府或官办学校,这里用来指代扬州的教育文化机构。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扬州在文化上的纯净与高雅,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最后,“衣冠长日坐谈经”则进一步揭示了扬州不仅是商业中心,更是文化与学术的汇聚之地,学者们终日聚在一起讨论经典,体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对知识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扬州的经济繁荣,更突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展现了明代扬州作为一个兼具经济活力与文化精神的城市形象。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博士之官向竹西,一竿聊慰远分携。
绿阴斋馆无尘杂,讲罢新诗取次题。
华亭贰令朝回日,凛凛冰霜岁暮寒。
为有一枝清似玉,同乡持赠异乡看。
喜闻春意回南郡,遽报凄风起北堂。
卧辙攀辕空满路,麻衣血泪使人伤。
诗书何幸际明时,得禄承欢母遽违。
升堂最是伤心处,挂壁犹存旧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