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道林寺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

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

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

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

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

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

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石门遥连着苍茫的梧桐原野,满目愁绪笼罩,仿佛二妃的哀怨寡居。
巍峨的宫殿矗立在万壑之中,长长的廊道蜿蜒于千岩之下。
静静聆听树林中飞鸟念佛,仔细观看壁画上的驮经马匹。
温暖的日光斜照,彩虹横跨梁柱,湿润的烟雾弥漫在鸳鸯瓦上。
北方部落用檀香塑造佛像,西方的经书以贝叶书写。
破栏杆旁逸出的翠竹是醉人的题诗之地,狭窄的小路上垂下的藤蔓足以让人攀援。
沈裴的笔力雄浑壮丽,宋杜的辞藻如同两股风雅之流。
远方的居士来布施斋饭,彼岸的僧人前来过夏安居。
他们悲悯我还未脱离尘世烦忧,劝我不要学那些悠闲之人。
何时能与刘遗民一起,远离世俗,同入东林寺的清净社呢?

注释

石门:指石门山,地名。
苍梧野:泛指荒凉的野外。
二妃:指古代传说中的湘妃,象征哀怨。
崔嵬:形容高大。
诘曲:曲折,蜿蜒。
念佛鸟:传说中能念诵佛号的鸟类。
贝叶写: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经文。
沈裴:唐代诗人,擅长书法。
宋杜:指宋代诗人杜牧。
刘遗民:东晋隐士,与陶渊明等人交往。
东林远公社:东林社,指东林寺,寓意清修之地。

鉴赏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林寺庙图景。"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展现了寺院所处之地的雄伟与古老,以及那份令人生出哀愁的情怀。"广殿崔嵬万壑间,长廊诘曲千岩下"则描绘出庙宇建筑的宏大和周遭环境的险峻。

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到自然的声音与图画中的生动景象:"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在这里,他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也被寺庙内外的艺术装饰所打动。

接下来的几句"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国文书贝叶写。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展示了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

在提到文学艺术时,诗人展现出自己的鉴赏眼光:"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他不仅赞誉了前人的才华,也表达了自己对文艺的理解与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他方居士来施斋,彼岸上人投结夏。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这几句,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牵挂。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院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艺术,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于纯粹精神追求的渴望。

收录诗词(11)

韦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桂州碧浔亭

半年领郡固无劳,一日为心素所操。

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闶闳高。

理人虽切才常短,薄宦都缘命不遭。

从此归耕洛川上,大千江路任风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主司王起

常将公道选诸生,不是鸳鸿不得名。

天上宴回联步武,禁中麻出满寰瀛。

簪裾尽过前贤贵,门馆仍叨旧学荣。

看著凤池相继入,都堂那肯滞关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

离樽闻夜笛,寥亮入寒城。

月落车马散,悽恻主人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奉酬韦苏州使君

久作烟霞侣,暂将簪组亲。

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