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都观

飘萧古仙子,寂寞苍山上。

观世眇无言,无人独惆怅。

深岩耸乔木,古观霭遗像。

超超不可揖,真意谁复亮。

蜿蜒乘长龙,倏忽变万状。

朝食白云英,暮饮石髓鬯。

心肝化琼玉,千岁已无恙。

世人安能知,服药本虚妄。

嗟哉世无人,江水空荡漾。

形式: 古风

翻译

飘渺的古仙子,孤独地栖息在苍山之上。
她默默观察世间,无言诉说,独自感到惆怅。
深深的岩石上耸立着高大的树木,古老的道观中弥漫着她的遗像气息。
她的超凡无法接近,真正的意义又有谁能理解呢?
她在蜿蜒的龙形中穿梭,瞬间变化万千形态。
早晨以白云精华为食,傍晚饮用石髓美酒。
心和肝化作珍贵的琼玉,千年过去依然安然无恙。
世人怎能知晓,服用仙药本就是虚幻的幻想。
唉,世上无人能识,江水独自流淌,空荡荡的哀叹。

注释

飘萧:形容轻盈而稀疏。
寂寞:孤独, 寂静。
观世:观察世界。
无言:沉默不语。
独惆怅:独自感到悲伤。
深岩:深深的岩石。
乔木:高大的树木。
霭:雾气弥漫。
超超:超凡脱俗。
揖:致敬, 接近。
蜿蜒:曲折延伸。
倏忽:忽然, 瞬间。
朝食:早晨食用。
英:精华。
石髓鬯:石髓制成的美酒。
心肝化琼玉:心和肝如美玉般纯洁。
恙:病痛。
服药:服用药物。
虚妄:虚假, 不真实的。
嗟哉:唉, 叹息。
空荡漾:空旷而波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逸的古代仙子在苍茫山上,显得寂寞而又超然世外。诗人通过观察这个世界变得沉默,无言以对,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孤独感受。

深邃的岩洞中,挺拔着古老的乔木,而远古的庙宇里留存着遗留下来的仙像。这些景象超脱尘世,让人难以企及,也很难有人能领会其中的真意所在。

仙子乘坐着长龙,变化无常,时而蜿蜒盘旋,时而倏忽间变幻出各种模样。她的饮食也异常,她早上品尝白云间的英华,晚上则饮用石中流淌出的清泉。

她的心肺已经纯净得如同琼玉,而她已然过了千年岁月,却依旧无忧无虑。然而世人很难理解这些超自然的事物,他们对于服食仙药的行为本质上是出于虚妄和不切实际。

诗中表达了一种哀叹,感慨于这个世界上竟然没有人能够领会这位仙子的境界。最后,诗人以江水空荡漾作为比喻,暗示了世人的无知和寂寞。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题白帝庙

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

熊氏凋零馀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

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

白帝有灵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阎立本画水官

水官骑苍龙,龙行欲上天。

手攀时且住,浩若乘风船。

不知几何长,足尾犹在渊。

下有二从臣,左右乘鱼鼋。

矍铄相顾视,风举衣袂翻。

女子侍君侧,白颊垂双鬟。

手执雉尾扇,容如未开莲。

从者八九人,非鬼非戎蛮。

出水未成列,先登扬旗旃。

长刀拥旁牌,白羽注强拳。

虽服甲与裳,状貌犹鲸鳣。

水兽不得从,仰面以手扳。

空虚走雷霆,雨电晦九川。

风师黑虎囊,面目昏尘烟。

翼从三神人,万里朝天关。

我从大觉师,得此诡怪编。

画者古阎子,于今三百年。

见者谁不爱,予者诚已难。

在我犹在子,此理宁非禅。

报之以好词,何必画在前。

形式: 古风

颜书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为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

奈何不爱死,再使踏鲸鳍。

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

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

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

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

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

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

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

爱其平生迹,往往或孑遗。

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

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

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歧。

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

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

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

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

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

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

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

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攲危。

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

古器合尺度,法相应矩规。

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

虞柳岂不好,结束烦絷羁。

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

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

一车会百木,后斤斧易为。

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

谁知忠义心,馀力尚及斯。

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形式: 古风

襄阳怀古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