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公主旧第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仙人乘凤降临此刻,刚刚完成的玉篇又融入了文字之中。
明亮的水磨转动,照亮四周,价值百尺鲛绡的美诗得以交换。
江山稳固如带砺,但未来的相聚遥不可期。
聚会结束,夜色降临香街,众人遗憾地随意吹奏笙笛。

注释

乘凤:骑着凤凰。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者。
玉篇:珍贵的书籍或文章。
文词:文字和诗篇。
水硙:水磨。
光明照:明亮照耀。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
好诗:优美的诗歌。
带砺:比喻江山稳固。
山河:江山。
无期:没有约定的时间。
坛场:祭祀或聚会场所。
香街:香气弥漫的街道。
惆怅:失落、伤感。
齐竽取次吹:随意吹奏笙笛,比喻无能之辈滥竽充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盛况,通过对比和对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与不舍。首句“乘凤仙人降此时”以神话手法引入仙境,既点明时间,也映衬出主人公主的非凡身份。“玉篇才罢到文词”则透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轮水硙光明照,百尺鲛绡换好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文艺活动——书法与诗歌,展示了当时文人雅集上的风雅与才华。水硙(磨墨池)和鲛绡(丝制的笔洗)都是书画用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诗词的交流与创作。

“带砺山河今尽在”一句,通过对比现实景物与记忆中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风流樽俎见无期”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的聚会已经一去不复返,带有一丝哀愁。

最后,“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描绘了一场集会结束后的情景。诗人在黄昏落幕、宾客散去的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希望能够再续前缘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美好的留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和对历史的眷恋。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忆九华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水边偶题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长安秋夜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长明灯

破暗长明世代深,烟和香气两沈沈。

不知初点人何在,秪见当年火至今。

晓似红莲开沼面,夜如寒月镇潭心。

孤光自有龙神护,雀戏蛾飞不敢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