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形式: 古风

翻译

光阴飞逝,请你饮尽这杯酒。我不知青天之高,大地之厚。
我只见月冷日暖,如煎熬岁月。吃熊使人丰满,食蛙使人消瘦。
神明在哪里?太一又何处?东方有若木树,下有烛龙衔烛。
我将砍下龙脚,咀嚼龙肉。让它白天不能回转,夜晚不能隐伏。
如此自然,老者长生,少年欢笑。为何追求黄金白玉?
谁比得上任公子,骑着碧绿的仙驴在云端游荡。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里堆积着许多遗骨,秦始皇嬴政的梓棺需要用鲍鱼防腐。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神话色彩,通过一系列奇异的画面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权力的深刻感悟。开篇“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立即拉开了一幅幻想的帷幕,这里酒不仅是饮料,更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媒介。“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知和迷茫,但转而“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却透露出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会。

接下来的“食熊则肥,食蛙则瘦”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法则的观察,同时也可能隐喻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带来的结果。随后“神君何在,太一安有”中的“神君”和“太一”很可能指代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宇宙秩序,这里诗人似乎在探寻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

紧接着,“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构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而“吾将斩龙足,嚼龙肉”则充满了力量和挑战。这些行为可以解读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权力与自由的抗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则可能暗示了一种无休止的斗争或努力。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一句则表达了对生命自然规律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悲欢的心境。而最后,“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可能是在探讨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其中“任公子”和“碧驴”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自由形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自然法则以及权力与自由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洞察。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苦篁调啸引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形式: 古风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形式: 古风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一)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形式: 古风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二)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