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李诗

嘉树春风早,春风花落新。

但见成蹊处,几得正冠人。

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早春时节佳树美,春风中花朵纷飞新。
只见小路旁落花满地,有多少人能端正衣冠过此径。
应知那井边清露处,桃花娇艳又为邻。

注释

嘉树:美好的树木,指开花早或形态优美的树。
春风早:早春时节的风。
花落新:新开的花在春风中飘落。
但见:只看见。
成蹊处:形成小路的地方,比喻人迹罕至的小道,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几得:有多少能够。
正冠人:指行为端正、品行高洁的人,这里比喻品德高尚足以作为榜样之人。
当知:应当知道。
露井侧:露水湿润的井边,一般指清静偏僻之处。
复与:又和。
夭桃:形容桃花茂盛艳丽,此处也借指美女或春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却不为世人所知的感慨。

"嘉树春风早"一句,写出了春天到来之早,佳木吐绿,似乎在赞美春日里树木的繁盛。紧接着"春风花落新"则表现了春天里的花朵虽然纷飞,却又迅速凋零,暗示着过眼云烟,生长与衰败并存。

第三句"但见成蹊处,几得正冠人"通过对人的评价标准提出质疑。"成蹊"指的是常规的轨迹或常态,而"正冠人"则是指那些名副其实、地位尊崇的人物。诗人似乎在问,人们是否真的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才华和地位。

最后两句"当知露井侧,复与夭桃邻"则充满了哲理。"露井"指的是古代圣贤孔子曾居住的地方,而"夭桃"是传说中的一种寿命短暂的植物。这两者相提并论,诗人可能在暗示,即便是伟大的智慧和短暂的生命也同处于世间。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地位、生命与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咏采甘露应诏诗

祥露晓氛氲,上林朝晃朗。

千行珠树出,万叶琼枝长。

徐轮动仙驾,清晏留神赏。

丹水波涛汎,黄山烟雾上。

风亭翠旆开,云殿朱弦响。

徒知恩礼洽,自怜名实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咏蝉诗

白露凉风吹,朱明落照移。

鸣条噪林柳,流响遍台池。

忖声如易得,寻忽却难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

故殿看看冷,空阶步步悲。

犹忆窥窗处,还如解佩时。

苔生无意早,燕入有言迟。

若令归就月,照见不须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宛转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

别燕差池自有返,离蝉寂寞讵含情。

云聚怀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

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

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

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度前乱。

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

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

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

不惜独眠前下钓,欲许便作后来薪。

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

宿处留娇堕黄珥,镜前含笑弄明珰。

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

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形式: 乐府曲辞